2022/05/28 新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 EMBA 心得分享

沈佩琪  中原大學碩專一

疫情下能聽場優美的音樂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在大提琴、鋼琴和小提琴合奏下,柔和樂聲緩緩揭開新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序幕。

印尼商機

鍾財王副校長分享中原大學在印尼的產學合作,當地台商為合作計劃支持者,在資源上給予很大的支持,印尼政府積極培育人才,透過教育提昇產業發展,而這些產業人才培育項目,正是台灣的強項,生物資源領域,中原和中油合作在當地建廠做生質柴油,而油渣是由另一個台商建電廠回收利用,氣化發電供應給榨油廠,供應鏈在地化成為當地示範廠。

學生在上學期「國際競爭力與台灣企業」的期末報告,找了一家在台灣的隱形冠軍企業承德油脂公司,是專門利用回收食用油製造獨步全球的優質生質柴油,是由李義發董事長研發,並在2015年做跨國合作研發新技術,是全台生質柴油最大供應商,現今更躍居世界最大的生質柴油工廠,一年可創造的產值超過15億台幣。而印尼當地,棕櫚油除了作為食用油外,也用棕櫚油做生質柴油,但因歐盟通過2030年運輸用生質柴油不再使用棕櫚油,對印尼棕櫚油產業鏈之就業人口及產值造成影響,因此印尼政府提高國內的生質柴油比例,同時也將引起環保貿易戰。

目前印尼當地的產學合作,是將無人機運用在農業發展,農藥噴灑、農田監控,並做無人機生產,無人機農業服務,希望在當地農業能做智能化,印尼商機在工業方面已轉型為營銷。

早期金門人都會到南洋工作,我舅公就是在當時前往印尼工作,將賺來的錢寄回家鄉供一家老小生活,後來舅公在雅加達落地生根,逢年過節才回金門一趟看看家鄉的親人,其後代皆於當地生活。我五嬸是印尼新住民,算是最早嫁到金門的外籍配偶,從小就聽五嬸說著其母語,也學了幾個單詞,她其實是印尼華僑,部份語言是相通的,有些單詞是客家發音、閩南發音,所以在嫁來來金門後,學語言很快,並融入當地生活。因為身邊親友、同仁的關係,讓我對印尼這國家不陌生,希望有機會可以跟著我表姑姑們一起到印尼探望當地的親友。

新南向國家投資環境與台商商機

在呂鴻德教授的精闢分析下,讓我們對東協更加了解,哪些國家適合投資?哪些國家不適合前往投資發展?三個十三億,一個都不能少的中國、印度、伊斯蘭,其中清真產業更是值得投資。五月二十六日的WEF世界經濟論壇,歷史的轉折點在政府策略及企業政策,2016年新南向,2018年中美貿易,2020年肺炎疫情,2022年俄烏戰爭,各方面的影響下,造成世界經濟大崩盤。

東協十國的崛起,主要是人口成長且年輕化,經濟成長,勞動力年輕具有優勢,消費能力好。台灣歷任總統的南向政策上,多以貿易投資,現任蔡英文總統則是多了文化、教育的交流,以人為本。2020年是「慢球化」,讓世界工廠逐漸走向分散式製造、短鏈供應和區域生產,而亞洲的供應鏈將由中國大陸轉向東協,其中越南將成為亞洲供應鏈的中心。

不論到哪一個國家投資,首要是認識風險、文化環境,單打獨鬥已不足以面對,要做策略聯盟,像日本、德國協作開發工業區,拓展內需市場,邊境市場,可持續資源投資,人才的培育,找當地最好的大學做產學合作。佈局是以對當地好的角度,才能做好而不是只能做日韓代工廠,要懂得「利他」,這也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強調的利他行善、時時感謝就是成功的祕訣。「俯視仰視都不是事,只有平視透視才世事。」呂教授最後用這一句經典的話來做為總結,真的只有平視透視才能融入其中,佈局東協創造新商機。

越南商機與投資

以六萬元創業起家,成功打造成跨國企業的冠賢機電董事長林建祥,將自身在越南投資的經驗與我們分享,當初為何棄中國大陸選擇越南發展,是因為林董事長以本身的整體營運狀況考量,在2001年選擇到越南投資,以當時其公司的狀況並不適合前往中國大陸,其公司的機電工程在中國大陸競爭力略低,若是在越南投資設廠則是較有市場的,在當地做鋼鐵廠機電整合,2007年開始在當地開發工業區,做土地投資,因為台商有土地需求,順成二號工業園區就是林董事長引以為傲的成果。根留台灣,林董事長以台灣為研發基地,2010年與勤益科大產學合作研發工業型冷氣機,也積極研發獲得多項專利,2008年創立「CS」自有品牌。

越南人民識字率高達95%,這一點讓我滿驚訝的,原來越南教育普及,且現任官員也多為美國名校畢業,可見越南政府是積極的在教育領域投資,讓人民皆能識字,提昇教育水平,展現軟實力。

企管系邱主任提問如何管理人員,林董事長說要分南北越,北越和中國大陸雷同,南越經法國殖民講求法律,核心幹部從大學僑生招募,人員管理還是要能融入他們的文化,例如在越南當地的節日上,坐下來與他們共餐、聊聊天。在學生服務的公司,同仁也有來自越南的移工、新住民,常加班肯吃苦耐勞的真的大部份都來自北越,南越的就真的很熱情活潑,較能接收新知。

我們公司有進口越南製磁磚,但品質不如預期,每批貨都有尺寸差、面釉不佳等問題存在,每回皆要扣款收尾,雖然當地製造業者有比我們公司更完善的設備製造流程,但是在製程品質上,仍要再努力改善,善加利用其好的設備資源,才能創造效益。

印度商機與投資

對印度的印象是恆河,還有寶萊塢電影,多部電影在台灣有著高票房收益,娛樂產業為印度國度開啟神祕面紗,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國家。

這次在長興材料印度辦公室主任洪志銘的介紹下,對印度的文化、種姓制度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當地人口黑數多,2019年才開始有身份認證。人民教育不普及,文盲多,但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知名大企業的CEO多為印度裔,其實他們是非常聰明的,也懂得把握機會。種姓制度是社會階層的宗教習俗的腐敗產生。去年論壇至今日論壇皆為男性講者,身為女性的我,很想聽女性創業者的故事,不論是在異鄉打拼的,亦或是國秀企業經營管理者,她們在工作上是否因為是女性,在工作能力上受到質疑?在創業過程遇到瓶頸是如何解決問題?能否在工作、家庭取得平衡?這是在印度提到種性制度時,讓我特別想到的性別工作平等議題,或許可以辦一場女性創業家論壇,聊聊創業經驗談,讓女性朋友更有勇氣走出舒適圈去創業。

洪主任提到想要在印度深耕就得擁抱當地文化,深入瞭解當地人文思想,當地法令,財經資訊,不同區域有著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是人種、語言、文字都相當多元的國家,因此要懂得「分區經營」,這是台商最容易吃虧的地方,所以要考慮當地的特殊性而採分區授權,避免給予全國獨家代理權。受限於語言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台商易造成管理及執行上的落差,還有對於印度政府政策及法規掌握不全,讓台商在印度投資發展實為辛苦。

馬來西亞商機與投資

跟著方俊能會長的腳步,我們來認識馬來西亞的跨文化企業經營與商機。在2017年創立馬來西亞全球產學研創協會(中心),透過協會培育人才與交流,促進學術機構、企業和行業公會的交流,以及產合產學合作,這也是協會使命。

馬來西亞宗教信仰有高達65%是伊斯蘭教,其次是佛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可見清真產業在當地是有市場的,當地主要經濟產品是棕櫚油、石油,2021年國家投資願景選定電子與電機、藥劑、數位經濟、航太與化工產業為投資計劃項目,同時發展綠色科技產業,馬來西亞企業和台灣一樣多屬於中小型企業,目前為台灣第七大貿易夥伴,雙邊市場持續成長,90年代台商以生產製造為主要投資,2016後是以電子3C產品、新型服務業、清真產品為主。

過去學生是在婚紗產業服務,當時台灣業者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辦展,招覽婚紗業務,推廣來台拍攝婚紗照,以旅拍方式記錄新郎新娘幸福時刻,因為台灣地理環境是環山面海,一天內就能跑山區海邊取景拍攝,對東南亞的新人來說是特別的旅拍行程,也可以說是甜蜜的婚紗蜜月旅行,當時接觸了不少東南亞新人,也曾到香港、新加坡出差,香港當地步調快,人多地少,居住空間超狹小,飲食也不如台灣,所以不甚喜歡香港。新加坡倒是滿喜歡的,同事們也分享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其實大同小異,美食也不少,人民也都很好相處,當地拍婚紗照也多是華人為主。當時的婚紗公司老闆,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投資實體店面的服務,或是工作室做為後續在當地的服務據點,隨著產業變動,在疫情影響下,婚紗業者服務的海外客戶趨近零,過去十年婚紗業結束營業的不少,加上少子化、離婚率高等不同的因素,造成結婚率大幅下降,婚紗業者不得不轉型,創新求變,才能在這世代延續企業。

新南向投資對於在金門長大的我來說,並不是件新鮮事,1840年開始便有金門青壯年因為經濟因素選擇出洋工作,遍布新加坡、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緬甸等地,少部份散居日本、香港,不少人經商有成,回鄉蓋起洋樓,所以至今金門當地仍保存許多洋樓,每棟都有著精彩人生故事,這些也都是我讀二專時,班導師帶著我們跟他田野調查做研究,才知道原來金門這座島上的僑鄉故事不少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江柏煒(2012)。金門洋樓:一個近代閩南僑鄉文化變遷的案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P1-24)。這篇文獻。

當時為環境所逼,不得不出洋工作賺勞力財,而今是為了投資創業,到東南亞發展,時空背景不同之下,到東南亞的目地性也不大一樣,早期是手提一卡皮箱就出洋工作,賺錢寄回家;現今是一到當地就大興土木建廠,創造就業機會,回饋當地。最後用藏頭詩來為此次論壇心得做為結語。

新興市場是東協、南向發展新章節、向講者學管理學

商機是越南展業、機會創作新策略、與會眾人皆新血

投入付出即主角、資鑒眾賢智慧學

論壇精彩絕倫也、壇堂共享與共覺

 

徐天龍  中原大學碩專一

就經濟成長的速度來說,依人均實質GDP來計算,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將成為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每年GDP約有5%。2050年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依序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墨西哥、日本、德國和英國。在七大經濟體中,六個將來自新興市場,包括印尼和墨西哥。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中美貿易引發印太戰略持續角力,為協助產業降低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而衍生風險,並擴大打造區域雙向互惠的新模式 ,南向扎根成中小企業轉進的起步。國際大廠近年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協、東盟國家,台商提早布局東南亞,才能使得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站穩關鍵地位,更希望尋找產業規模經濟新動能及供應鏈上的新補給供需。

「為了一個更強大的東南亞」,象徵越南精神的竹子、蓮花特色。引述;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2022年)產經指出,目前看起來全球經濟今年面臨各項風險,台灣需要持續關注,難以置身事外。探索東南亞不再只是小吃或美景,諸位中原學長們「創業的遠見」林震岩教授的引薦,推出好比像個「南國企業啟示錄」,深入東南亞各地,看見擁有世界文化、老城市在現代化如何擁有台商復甦走向開放繁華,EMBA同學們是很喜歡這樣教學,一來實務又開眼界認識人脈關系掌握趨勢動脈。

台越貿易反映雙方互利互補的投資與供應鏈合作關係,目前約有4000家台商在越南投資,當中有80%為製造業,主要從台灣進口機器設備、原物料與零組件,而近年來台灣電子產業大力投資越南,也帶動相關電子零組件輸往越南組裝及加值生產。根據貿易局資料,台灣是越南第4大進口來源國、越南則為台灣第7大出口市場。有鑑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廠商也思考轉移產線,越南則是首選,「尤其台越雙邊投資協定在2019年生效後,到越南投資的台商愈來愈多」,台灣已是越南第四大外人直接投資FDI,是最棒的貿易夥伴。

論壇中馬來西亞會長方俊能會長:前輩提到,企業將摸索減輕生産轉移帶來的經營打擊的方法。作為轉移目的地而引人關注的是東南亞,尤其是越南。像韓國三星電子在越南擁有智慧手機生産基地,電氣和電子産業正在造鎮,同時還具有與中國接壤這一物流方面的優勢。台商有鴻海集團積極布局越南。進入新興市場詳盡評估和縝密規劃,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將為企業創造許多機會,新興經濟體將發展的產業,和全球市場更緊密連結,對年輕的人口將更加富有。

「引述呂鴻德教授企業典範移轉投資策略」

呂鴻德教授表示,產業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總的來說,眾多企業反應台灣貿易過度依賴出口、軟實力落後、產業升級不足、人才高度外流、長期處於低新環境,以及現政府執行,競爭力提升大幅,有活力的經貿環境提供。綜觀政府新南向政策首波鎖定的6個國家,包括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在貿易競爭力排行中,都呈現穩步成長,新南向策略和中國一帶一路的綜效相互整合。

呂鴻德教授也進一步表示,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已經完成生態圈的布局,導致單打獨鬥的台商過去的時候,只能台單一瘦身融入他們的生態圈,建議要以「平台式」工業區的思維布局新南向國家。大陸依舊穩居台灣最大出口貿易市場,美國、日本其次。然而,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形成,也讓兩岸製造業競爭加劇,成為台廠最大競爭對手。

新南向政策將與「一帶一路」戰略各被台灣和大陸視為經貿政策主軸,兩岸產業在東盟市場正面交鋒。呂教授觀察「一帶一路」在東盟市場的布局,都是從重要港口、港口物流基礎建設下手,「將來很多咽喉會被鎖著」。對台商而言,除加快品牌布局外,在東盟市場與陸企合資,或不失為一種選擇。呂教授還說,如今大陸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滴滴打車都已深入東盟市場,積極導入生態圈系統。應警惕如果慢了一步,否則將來只能融入這些生態圈,為這些企業製造底層的附加價值。

經營思維有沒有改變這是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裡投資的問題,我們政府有時候把方向搞錯了,其實企業做脫胎換骨的體質的轉變。第二次聽講說「轉型、升級、創新、顛覆」,這四個是我們應該積極往這一方的。因為過去台商以代工起家,賺取大量利潤,教授”強調「跳離舒適跳開現狀舒服到忘記要升級轉型」,面對當前中國紅色獨角獸企業在全球快速佈局,台灣產業也必須努力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

 

陳桐霖  中原大學碩專一

本次很感謝老師的籌畫與校方的支持之下,舉辦此次的新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使我有機會學習許多前輩目前於東南亞與南亞的投資發展現況,在前輩分享的國家中,尤以目前新興市場為重的三個國家為主:越南、印度、馬來西亞,老師在先前的課堂中已有與我們提及,越南和印度具備極大的發展空間,以印度來說,市場可謂深不可測,但礙於種種因素,仍待開發,而越南以走向起飛的階段,許多台商也以卡位完成,未來繼中國之後,越南也是台商的商業重鎮。

在開始前,鍾財王副校長為我們介紹,中原布局東南亞發展的方向,以印尼為主,搭配增設與國際學生、校友搭建橋樑,吸引印尼學生前來中原就讀,不僅以中原理工的優勢來吸引學生,在畢業後,學生回到母國後也具備學經歷優勢,更可以透過推薦進入當地企業就業,對於現今少子化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印尼是個未來可持續努力的目標。

接著,呂鴻德老師為我們分析當前東協國家的投資環境與台商商機,首先以國家作開導,接著再以投資環境的比較,其中資料顯示印尼巴淡島有著綜合起來優越的投資環境,我也自己去查詢巴淡島的位置與介紹,當地的旅遊觀光也是不容小覷的優勢,當地聚集了相當為數的知名企業,具備了規模經濟的條件,我們也期待之後的東南亞的台商可以推薦出多個類似巴淡島的投資環境,活絡台商出走的契機。

另一個我所觀察到的現象,據呂老師的呈現資料,對於東協內發展較發達的國家,台商的推薦程度並沒有想像中來的高,例如:新加坡、泰國、汶萊,我們可以發現出其共同點,皆為外商知名企業設立據點服務的國家,且經濟發展較佳,撇開汶萊主要倚靠天然資源豐富,而撐起經濟的一片天,另兩個國家以東協來看都為開發較早的國家,加上目前突飛猛進的越南,東協如以類似於歐盟的經濟體著眼世界,可說是一塊潛力股。

對於越南的經驗分享,本次有冠賢機電的林董事長,談到公司的宗旨與前往越南投資的契機,如何從台灣南部發跡,至越南、柬埔寨兩國投資,讓有興趣前往當地發展的台商,可以提供諮詢的服務,對此,我感受到,台商不只是往外營業獲利,更是有一份台灣人的人情味與團結。

 

邱益桂  中原大學碩專一

藉由呂鴻德教授的研究資料顯示,東協目前有人口紅利、優越地理位置、靈活的製造能力及快速成長經濟等綜觀條件,在經濟發展上即將起飛,從自身相近的過去經驗來看,像是1980年代的台灣與2000年時期的中國大陸,都是夾帶著國內改革開放與人口成長且年輕化開始的。

十多年前,家父因工作關係被公司外派至上海協同客戶擴展市場,那時上海已是經濟發展中期階段,記得那時去上海的某百貨廣場出差,他們一家百貨的規模(佔地面積)相當於我們台北信義區新光三越的三倍大,平日人流竟跟我們台灣百貨假日的人流差不多;而當時客戶因是餐飲業者,就順道去店裡消費,發現除了客單價比台灣高外,客席區也比台灣大得多,在店內消費人流也還是絡繹不絕。

但最讓我驚訝的就是在百貨的一家手搖店,在當時排隊的盛況讓我誤以為是買一送二之類的,一家店我看後場約有10位作業工作者在馬不停蹄的製作各種飲料還不包含前台點餐人員,客單價皆比台灣手搖店高,後來了解,此家店每天最少賣出1500杯以上,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地點太好了導致此景象,但讓我感覺到因地區人民所得的提高,造就消費能力也越強的狀況。然而,不知是否因為是身處在面積廣大及人口眾多的國家,對岸的同胞為了爭取他們想要的東西,展現出來的積極度跟態度與我國的人民有天差地遠,他們不怕被取笑只怕無法出頭,相對的在與他們合作時,會發現他們很會說,但常做不到。

此次來分享的傑出企業家們,可以知道他們很早就進入這些屬未開發的國家去耕耘,清楚知道在當下要去海外爭戰時應該選擇哪裡的市場,自己的利基點又在哪裡,然而隨著在當地穩健發展後,沒有迷失在當下的成就之中,反而是一步步踏實的利用科技技術,產業升級或轉型自創品牌,更藉由與當地政府打下的人脈基礎,更希望能擴大整個產業聚落,能協助台灣後進的企業家們,能有更好的環境條件或資源,少走很多冤枉路,與這些企業家們在海外合作打國際盃,也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一同努力奮鬥的夢想。

最後,在呂鴻德教授分享的經驗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認同文化是進入市場的先決條件,更進一步詮釋,企業家們要用平視與透視看市場,勿用俯視與仰視看市場。這與我剛初進入到上海時就用一種俯視的態度在面對他們,一切都覺得自己很有優越感高高在上,他們什麼都不如我們,怎麼他們這麼落後,呂教授點醒了我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更甚往後會影響事情的層面;企業經營也是如此,如果不站在員工的立場去著想,不把員工當作是公司重要的資產,公司順境時或許不會面對到什麼問題,但遭遇需要員工共體時艱時,我想大多員工也不會在乎你公司。

 

張艾鈴  中原大學碩專一

這學期課程雖受嚴峻疫情影響,但能從線上視訊參與到新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是莫大的榮幸,在參與這門演講之前,也時常於週刊及報導中觀察到近年台灣積極朝向新南向投資,甚至已超越對中的投資金額,反映了目前台商搶占東協供應鏈商機的趨勢,而目前投資金額較大的國家為新加坡、越南及泰國,對中國投資反而已傾向謹慎。

演講當中,以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為主軸作為介紹,其中越南是許多台商目前積極開發的目標,對此,冠賢機電的林董事長也相當大方地與我們分享公司在台灣扎根並於越南發展的事蹟,林董事長也相當看重越南的人才,並以品質為後盾,分別在台灣、越南站穩腳跟,是相當成功的跨國企業,

而印度於2018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全球最高同時,捧著13億人口的優勢,成為了台灣企業家大展身手的市場;而印度不僅市場尚未飽和,人口也以青壯年為主,不僅能提供豐沛勞動力,同時也具備相當雄厚的市場消費能力,印度人均所得於2020年前突破2,000美元大關,而內需市場也爆炸性成長,也由於人口比例多為青壯年齡之穩定型人口金字塔,對汽車產品、3C產品的及玲瑯滿目的進口產品有更強烈的購買慾望,未來市場前途光明。

台商們對目前新南向發展躍躍欲試,但疫情阻撓,使許多台商也不敢掉以輕心,此讓許多台商表示,疫情已阻礙營運、人力、產能,甚至連運輸都大受衝擊,尤其是人力短缺的問題最為明顯,疫情也因勞工返鄉造成阻礙,此項同樣導致缺工問題,另外,運輸之成本也因航船班大亂而不停上漲。

我想,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分散風險應該是目前許多台商的策略吧,以分散供應鏈的方式,並同時提升企業內、外部的競爭力,對內重視員工薪資及福利,對外能夠朝消費市場轉型為目標,於此同時也隨時做好防疫準備,以防止人力短缺之問題,如此才能在疫情底下持續開拓東協市場。

 

陳芃伊  中原大學碩專一

新南向政策是 2016 年蔡英文總統在競選時的⼀項重要政⾒,並在就職總統之後⼀個⽉內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要目的是台灣要與鄰近的新南向國家發展經濟與貿易關係,持續分散與大陸地區的貿易依存度。

在此次的新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中,呂鴻德教授所分享的東南亞國家協會令人印象深刻。東南亞國家協會從原本創始五國(泰國、⾺來⻄亞、新加坡、菲律 賓、印尼)陸續增加到現在的東協十國,東協擁有超過五成的年輕勞動力及年輕族群消費力,使得每年都能維持平均5%-7%的經濟成⻑率,此外對外國投資提供許多優惠條件並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使得各個國家爭相提出與東協合作 的經濟政策。

在2020年底經濟部與工業總會「產業界對東協和南亞在局之意⾒調查」中發現,超過 70%的廠商表示已前往東協、南亞布局,或正進行評估,且不論廠商是否已前往投資,偏好國家以越南占比最高,其次是泰國,第三是印尼。越南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人力資源、優惠的關稅政策等優勢,冠賢機電林建祥董事⻑已在越南深耕20 年以上,透過林董事⻑的分享,更加印證的越南 在東協十國中的優勢。

過去對於東南亞國家人們都有較為落後的刻板印象,但隨者全球化及區域性經濟整合的發展,東南亞市場已不同以往,日漸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政府應當鼓勵企業積極融入,透過產業合作、人才資源共享,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邵于庭  中原大學碩專一

產業供應鏈正因為中美貿易、疫情及戰爭逐見翻轉,許多企業慢慢轉向東協國家投資設廠,看準當地發展的錢潮與機會,呂鴻德教授在演講過程中分析的東協國家近幾年的崛起,從世界工廠、分散製造、區域生產,並提到越南會成為亞洲供應鏈的中心。一直以來在越南最有印象的台商是製鞋企業–寶成,呂教授的演講過程中更了解的東協國家的產業分布供應鏈。

透過論壇的過程更加了解當地台商投資已及經營的過程,如果再外派國家選擇的話,我應該會選越南或泰國,首先越南是因為生活習慣較相近,泰國則是因為是一個新崛起的市場,經由冠賢機電董事長林建祥先生的介紹,了解越南發展的現況與優勢,也佩服當時林董投資的眼光,因為台商有需要所以看到商機,不免想到當時鼎新在東南亞設地分公司,也是因為看到當地有台商需求,所以才設立公司在當地,以協助台商進行系統導入與設置,並透過成功經驗的複製,除了越南之外,也在馬來西亞、泰國設立公司。

政府近幾年鼓勵台商回流之外,也有新南向投資政策,但台商之所以選擇越南投資的原因,除了要降低成本,同時也看到了越南的國際經濟地位與地理位置,雖然目前越南勞動成本較為低廉,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會有需多因素需要考慮。

 

林柔妗  中原大學碩專一

這一場講座讓我更認識了不同國家的文化與企業發展的可能性,印象深刻呂鴻德老師說的豐盛三國,新加玻、越南、泰國是連續三年內,台商稅後淨利都超過100億元的國家,過去從沒想過這三個國家竟然會是現今台商主要投資的國家,也是近年來台商重要商機。

印象深刻是在我大學時,某家運動品牌在學校的就業博覽會說明希望年輕人在還沒成家時,可以去越南工廠製造鞋業,看好越南有好的時機可以發展。越南台商營收前三大行業為製造業、基本鋼鐵工業、人纖紡織業,皆為傳統產業。

透過簡化稅政與提供租稅優惠,吸引海外投資人赴印度投資,透過關稅增加促使廠商前往印度設廠。台商在印度也有相對的困難度,因為台商以中小企業為主且缺乏品牌意識,產業未形成群聚,進軍國際能量較低,要慢慢灌輸品牌意識相對的有困難度,也因語言與文化經營起來也有較辛苦的一面。

投資就像一種賭注,也要抓緊時機做好足夠的功課,到處考察認識當地文化及優勢、劣勢評估,認真覺得創業真的是不容易的事,冠賢機電林董事長說著當初創業拿著6萬塊從甚麼都用租的開始創業,房子車子全部都是用租的,這種精神真的很勇敢,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去衝去闖,在10年前也考察中國及越南,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看準時機就勇敢的帶了筆資金衝去了越南,建設電力系統、水利設施、汙水處理系統,看準了越南未來需求。

 

蘇智美  中原大學碩專一

5/28舉辨的論壇邀請了業界與學術界演說精彩的南向商機與投資論壇,中原大學所培養出的人才很多,除了學校的知識外畢業的校友有世界觀,與國際同步,因大陸投資環境不同早期的和善與台商優勢不再,台商開始往其他國家發展,在大陸的經驗有的可在南向政策投資複製,有的在南向投資不適合,需創新,與大陸投資相比,南向投資政治干預較低,投資上風險應會小一點。

有一個保險的客戶原在高雄做砂石業與混凝土公司,因當初環保意識與建築業不景氣,讓王董事長思考下一步要如何走,於是霸氣得把台灣公司減縮3/2至越南開創事業版圖,於1997年在海防成立富林塑膠,為當時越南第一大PVC人造皮革業者,提供COACH,手提包與越南產本田與山葉機車坐墊皮料,2003年成立同奈廠,成為第三個回台上市的台商(1341富林-KY),王董接受過文茜的專訪問到許多人都到大陸投資,為何你會選擇到越南? 如果你還要投資新企業會選擇哪裡? 他的回答(越南)他說越南是中國之外,風俗與民情較接近台灣的,且越南政府對外資友善,政治穩定治安良好,是一個很適合投資的國家。

5/28聽完論壇後也了解台商投資的風向與台商新南向的布局,台商支持政府新南向,在海外互相幫忙,幫助台商在投資初期許多法規與流程,有管道可順利解決不便,台商與台商互相交流群體作戰,增加成功站穩外商一席之地,雖然我與海外投資或派遣海外無緣,但聽完論壇後,與海外投資的客戶更有話題,海外投資除了眼光膽識也需要高敏感度,在最適合的時間做出最適當的決定與方向,人口紅利,勞動成本,銷售通路,投資環境及政局穩定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施怡廷  中原大學碩專一

這次論壇最有興趣的國家是印度,過去都是透過電影來認識印度,印度電影常常都用歌舞劇的方式呈現,演員不僅演技精湛,又能歌善舞,展現強烈的印度文化與特色。而現實生活中,印度也出了很多專業頂尖人才,例如Google、微軟、Twitter 的執行長都為印度裔,相當優秀、令人欽佩。因此對於印度這個遙遠的國家充滿了好奇。從這次論壇洪志銘學長的介紹下,認識到印度不一樣的一面,也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印度的新認識

印度國土廣大、人口眾多是大家都熟知的,但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印度人口非常年輕化,35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數65%,人口紅利高且政治相對穩定。印度屬於四大古文明之一,位居古老板塊、礦產豐富,是世界十大礦產國;地理位置優越,北臨喜馬拉雅山、三面臨海,長達8041公里的海岸線孕育豐富的漁產資源,亦具備約300萬公頃的內陸水庫、湖泊,漁業養殖潛力十足。印度次大陸的土地特別肥沃,幾乎所有土地都可用作耕種,印度耕地面積 1.6 億公頃,各項農牧產品產量豐富,農業就業人口居冠。不同於台灣、大陸青年都從鄉村往都市發展,印度青年則喜歡留在鄉村。

印度四區可分為北印(德里)、西印(孟買)、東北(加爾各答)、東南(清奈)。產業多元發展,經濟驅動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產值最高),製造業為輔。服務業方面,因為因為印度人口眾多,每一道流程可再細分為許多流程,由不同的人負責執行;因此據說在印度餐廳用餐,每一道流程都有人員負責,只需要張口嘴巴等著吃就好,服務相當周到。製造業方面,印度從英國統治時期即為工業重鎮,是當時亞洲的老牌工業國,近年來也不僅僅侷限在勞力密集與仰賴自然資源的製造產業,其醫藥、生化、機械、汽機車產業快速成長。在莫迪政府的推動下進行「印度製造」,預計改善製造業佔GDP比重。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除了為全球第二大紡織品與成衣製造王國、第四大汽車市場,其資訊業更是蓬勃發展,是世界第二大軟體國,產業發展廣度與潛力不容忽視。

印度是人種、語言、文字都相當多元的國家,官方語言為印度語跟英語,但幾乎每一州都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若是跨過州界使用的語言與文字就完全不同,且有不同的市場特性。因此台商在印度尋找經銷商或代理時,需考慮印度各州的特殊性,不要單方面聽信經銷商之詞,就給於全國獨家代理權,避免日後產生爭議又礙於合約關係無法進行調整;建議採取分區授權,才能有更好的經營推廣效果。而印度最多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宗教多元,但印度教占印度人口約八成),雖然印度教經文並沒有定義賤民種姓制度,卻早已在深植在印度人們心中,例如:有時員工對待老闆的態度,並不如對待種姓階級上高層 (ex.婆羅門、剎帝利) 來得尊敬。因此台商選用印度人才時,也須特別注意下屬跟其主管間的階級差異。

台商前進印度的理由

印度為WTO成員,FTA(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貿易協定)更是涵蓋全球,積極拓展出口希望藉以帶動印度經濟成長,全球服務貿易產業發展迅速,也鼓勵外商投資。印度政治相對穩定且人口紅利高,適合發展勞動密集人口產業,確實是台商南進政策可列入考慮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莫迪總理展現肅貪決心,2016年廢除 500 盧比與 1,000 盧比舊鈔,力求掃黑金、去貪腐、打偽鈔;隔年更統一全國GST(Goods & Services Tax, 商品和服務稅統一稅制),把原本聯邦與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的稅制,整合為單一架構、全國統一並放寬投資限制。過去印度充斥各式各樣的稅,官員非常容易從中動手腳、收取油水,貪腐事件層出不窮。如今稅制簡化成中央稅、地方稅、合併稅三種,台商們可以了解自己繳的是甚麼稅、要繳多少錢,稅制簡化與稅額透明化後,對台商權益更加有保障。

台商普遍對印度政府政策與繁複的法規政令並不清楚,掌握度不高,更無法充分了解當地市場狀況。國際型客戶服務不易連結,當地客源開發不易。若能前進印度發展,不僅可以收集當地法令、財經相關資訊,對於印度當地人文、思想能有更深層的瞭解。了解當地內需市場需求,才能掌握市場資訊與發展適合當地的產品/服務,強化利潤基礎,往更高價值化的產品進行製造與銷售。此外印度通路結構複雜、地域性強,需透過經銷商進行整合推廣。但台商對經銷商的掌握度有限,且雙方語言文化與社會經營發展差異,管理與執行間落差極大,且透過經銷商推廣狀況往往不如預期。

若能親自深根印度市場,可以強化經銷商管理,為當地提供即時技術服務,建立完善國際大廠服務網。但同時也要注意,台商也要避開自身盲點,不能單使用與台灣相同的經營經驗看印度,善用破壞式創新,重新設計/發展適合當地文化的產品/服務,才是最迫切與重要的。最後,對於印度文化習慣差異,必須理解與尊重,入境隨俗、擁抱當地文化。

 

張芷瑄  中原大學碩專一

這次挑選印度區域來寫心得報告,就像演講者所說,雖然印度離我們很近,飛航時間只需6小時,但很多人對此國家非常的陌生甚至有其他見解。當台商要到印度發展就必須先適應很多文化、習慣及語言的不同,還有印度市場狀況完整度不足,人口數甚至到2019年身分認證開始才慢慢更加明確。

以下使用4P 來說明到印度發展的困難點:

People : 當地客源開發不易、語言文化不同造成人員管理不當

Product: 市場狀況完整度不足,缺乏品牌、產業未形成群聚

Process: 技術服務即時效度不夠、因習慣不同管理與執行上的落差

Price: 主要以低價市場為主,無法提升產品價值與強化利潤基礎

依照演講中所提到的,目前台商在印度設廠的公司,少部分因國際品牌政策改變而撤廠,少數因經營因素撤資。印度是個人種與語言、文字都相當多元的國家,人口眾多,種性制度複雜,管理難度難上加難。台商需要去接受、了解、尊重、適應不同的社會結構。使用不同經營經驗看印度,擁抱當地文化、善用破壞是創新,深耕市場。

以鞋材客人為例,印度多半以代工廠為主,生產人力成本低,需外購的產品品質要求不高,但第一優先選就是價格要低,否則沒有競爭力。大家都想要品質好價格低廉,對於供應商來說,只能以量計價放寬對品質的要求,才能夠盡量符合印度市場。

 

葉雯琪  中原大學碩專一

「在印度(設廠),應該沒有人經驗是好的。」一位電子業董事長說。進入一個國家,因國情、文化的不同,勞工的習性、經商的體制,都會形成無形的牆。有篇文章指出,印度的三種文化:「種姓制度(階級翻身意識低、高階種姓員工不願意為低階種姓員工工作)、家庭觀念(需與家人同住)、大國心態(保守性強、依賴龐大的內需市場)」,造成不利於營造勤奮的工作氛圍、不利於工廠管理、不利於集結大規模製造人力、不利開放外資和加入區域貿易組織及不利於後天制度面的改善。

因為早期的台商靠著世界工廠–中國,在全球供應鏈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美中的對抗、客戶的壓力,不得已的漸漸退出中國,選擇往新南向大投資、大設廠,但習慣在中國成功模式的台商,前進印度及東南亞,會出現非常多的風險。選擇南向擴廠投資,是看上東協印度國家的人口紅利,足夠可以供應又相對便宜的勞工,但台商不可能把東南亞與印度當成是完全取代中國大陸的新基地,在人口上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過去台商在中國時,當地政府願意提供工廠所需要的基礎建設,在擴廠或是應徵工人都比較容易。但在印度就完全不同,印度的基礎建設較缺乏,再加 上文化與語言的隔閡,台商在中國習慣的模式,並不再適合印度。

大陸台商管理個案研討論壇裡非常喜歡呂鴻德老師的一段話:「看市場不可俯視、仰式,要平視、透視,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穫。」 印度的風土民情、文化、法規及經貿環境與台灣有非常大的差異,台商在進入印度勢必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與挑戰。印度市場雖有相當大的潛力,但不能只單看看淡得見的生意、製造成本,更要對當地每個地區的文化要有深刻的 理解,擁有敏銳的文化敏感度,及了解當地政策、稅務法令以及社會文化方面,才可以確實掌握印度商機。

 

劉雨潔  中原大學碩專一

謝謝林教授用心安排的論壇,讓我又更開闊這個大世界了!收穫多多。由於因為本身工作關係接觸的環境大多都與醫療藥廠用藥領域相關,根本對新聞有時報報導的新南向是什麼一竅不通,哈! 經過這個論壇的洗禮,了解原來教授常提到的新南向政策是是台灣自2000年代開始實行的一個針對印太地區外交經濟政策,主要目地是推動臺灣商人轉移至東南亞地區投資開發,試圖以經濟文化實力增加其對東南亞國協的影響力,並分散臺灣中國大陸外貿依存度

該政策第一次由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2003年提出,當時僅針對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取代了原先自1990年代以來李登輝政府亞洲金融風暴而逐漸失去作用的南向政策,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後第二次提出該政策,成立中華民國總統府直屬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並將針對的範圍擴及南亞大洋洲國家。

第一節對呂鴻德教授第一堂新南向國家投資與台商商機6大綱(1.東協印度崛起騰飛新引擎 2.台灣南向政策發展新內涵 3.台商布局東協印度新路徑 4.東協印度投資環境新調查 5.台商布局東協產業新商機 6.台新布局東協印度新轉移。分類後,又更加明白東協區塊,是投資亞洲重要戰略區,而過去經濟部推動南向多偏重貿易投資,而新南向政策想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流,涵蓋文化,教育等。其中台商布局東協產業新商機分析 (清真實品,基礎建設,精緻農業,跨境電商,生技醫藥,美妝產業,觀光旅遊,智慧機械,綠色產業) 其中生技醫藥產業是比較有感的,可能跟我本身工作相關。

以我知道的相當多的原開發藥廠,近10年來蠻多國際藥品公司在印生產製造藥品,在印度市場占有率約35%。1970年印度藥品專利法施行前其市占率高達70%。可見,印度製藥業經過40餘年的發展,無論是技術、品質及藥品種類,都已具有一定水準,從簡單的頭痛藥到複雜的抗生素及心血管藥物都已能製造,所生產藥品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之核准件數,僅次於美國當地廠商。印度藥品在美獲得准證的件數,截至2018年2月,計有2,633件由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的藥品,由全印度546座製藥廠生產,是美國上市藥品在境外最大的製藥生產基地。所以現在原開發藥廠每個藥品專利期都只有10年的專利期可以賣!一過專利期其每家原廠藥廠也多得緊接開發新藥才能延續維持並擴大藥廠專利的銷售也是相當不易。

 

韓昌谷  中原大學碩專一

這次論壇的節奏非常的紮實,講師的內容精實,處處是企業用大量的人力、金錢所換來的精華知識,讓我們不用實際去當地,也可以透過專家的眼睛去看世界,讓我們了解當地的文化及政策走向。

李登輝總統在1993年時就有提出南進政策, 歷任總統也都持續推進著南進政策,過去政策偏向貿易投資,而新南向政策則擴大到包含文化、教育的交流。企業在選擇於哪個國家投資時,有許多考量的因素,產業別不同,所考慮的點也不同,像製造業會去考慮原料的取得以及人力成本、勞動力是否容易取得。有些國家的企業要去別國投資,一次就是整個供應鏈一起去發展,講求團隊合作,像是在打群架,台灣企業就比較少看到這類型的狀況。

印度的人口約有 14.6 億人,年齡中位數 28.4;台灣人口約 2300 萬人,年齡中 位數42.7 歲,相比之下印度的勞動力十分的充足,但貧富差距也十分的巨大,一半以上的印度人美日的工資低於兩美元,有53%的家庭沒有廁所,在人口龐大的光彩背後有30%的人口是文盲,近年來廣設大學希望提高知識分子的比例,大學盡可能的招募學生,降低入學及畢業門檻,導致大學畢業人口增加,成效卻不顯著。在語言、文字方面,印度講英文的人口約占20%,能夠流利溝通的約10%,印度本土語言及文字也非常的多元,每一個地區都有獨有的文字及語言,如果跟在地公司簽下獨家代理,可能會造成無法推廣至其他地區。

文化方面有台灣比較不熟悉的種姓制度,將人分成不同的等級,由上而下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與制度外的賤民,種性制度雖然已經在政策方面上廢止,若發生種性制度上的歧視,是違法的,但種性制度的觀念依然深植民心,法律的約束性對實際生活的約束力有限,在安排職位時需要多加留意,避免因種性制度的因素,而影響到營運。

大陸台商在大陸投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人會想把成功的經驗複製起來, 但每個國家的文化及政策有所不同,應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有所調整。過去在大陸投資政府會給予許多優惠項目,但在印度政府的角度,給予最大的優惠就是讓你來投資,不會再給予其他幫助,剛進入新的市場不熟悉的事情還非常的多,比如說文化、政策、法律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了能夠在社會生存,必須更多方面的了解全球的現況及未來的趨勢,運用在將來,創造新的機會。

 

王善慧  中原大學碩專一

台灣為了拓展國家新的經貿領域,因此國家元首蔡英文總統,2016年擬定新南向政策,目標總體及長程目標,促進與新南向國家彼此間的連結層面,從而在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達到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創造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進而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並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和分歧。在短中程目標中的其中一項為促進並擴大貿易、投資、觀光、文化及人才等雙向交流。在推動策略方面,與貿易有關的主要針對我國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具有高度互補性的領域,特別是在資通訊、內需產業、能源及石化、新農業、金融服務等,擬建立供應鏈連結,為下一世代的產業和貿易分工合作及早布局。

新南向國家總共包括18國,分別為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

人口經濟成長穩定下,印尼政府目前擬發展產業與台商可能的商機,也提出需要的人材項目,也正是台灣的強項,能源產業、海洋科學、食物產業、製造業、文創產業。中原與印尼有建立產學合作,印尼重視教育,是來自於一個在國外出生、唸國際名校又創業有成的人生勝利組,在35歲搖身變成教育部長時,印尼的教育、文化、研究暨科技部長馬卡林,在世界舞台,刷新了各界對印尼教育改革的新視野。

印尼推廣「新太陽能計畫」,主推屋頂型系統,其次為水上型系統。印尼地熱資源豐富,佔全球三分之一強,規劃2025年前商轉三項地熱計畫:一、ADB及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提供貸款,印尼、法國、日本廠商合作開發。二、印尼國內銀行提供資金,印尼商及美商共同開發。三、日本國際協力機構貸款計畫,印尼電力公司及印尼當地廠商共同開發。

臺灣半導體產業帶動太陽能快速發展,近年積極推動鋰電池儲能系統及綠能微電網技術應用,發展綠能發電設備及系統整合服務。印尼政府依據再生能源類型及地區設定不同的FIT費率(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投資者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基礎設施成本。以臺灣中小企業產業特性與資本規模,較不建議投入開發大型綠能案,應轉攻小型綠能系統與綠能微電網商機。此外,當地缺乏具有微電網系統管理經驗的當地技術人員,及當地無合格設備供應商,我國業者可透過國際合作,以系統整合商角色導入技術和設備,尋找或培育合適的代理商提供當地技術訓練,在印尼偏遠地區建設微電網和供電,同時也能加速印尼的鄉村綠能電氣化。

由於新冠疫情對印尼經濟與社會的衝擊影響,國內各項工程尚未完全復工,各項經濟開發政策有隨時變動的可能。建議業者多留意印尼官方動向,即時因應政策變動所帶來的產業環境變化。

台灣在印尼有投資榨油廠,中油生質柴油、棕櫚油廠,包括油­­-分離分化、渣­­-綠能發電、蛋白­分離­-工業蛋白(大分子)或是保養品蛋白(小分子)、使用油­­-苦茶油、氰­­-做為各是發動燃料、甲醇­­-做為戰略物資。

 

徐菁妤  中原大學碩專一

印尼是東協十國中最大的經濟體,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面積達189萬平方公里,位處戰略地位,是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人口總數約有2.6億人,是全球中僅次於中國、印度與美國的第四大國,且年輕勞動人口超過需撫養之人口,內需市場龐大且快速成長。龐大的市場使國內農業、工業產能得以發揮,並大量向外採購。

印尼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產鎳大國,鎳礦是生產不鏽鋼與電動車鋰電池的重要原物料,相對低廉的工業用地及較低的人力成本、全年氣候穩定,深具發展潛力,有利投資者中長期布局,而目前印尼政府為了發展電動車產業,針對某些關鍵零組件應該仍會維持零稅率,則已在東協成立生產基地的台商,可透過關稅優勢切入。

鴻海2022年宣布攜手Gogoro,與印尼投資部、印尼電池公司、Indika能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聚焦電池及電動車產業鏈,合作在印尼開發永續新能源生態鏈,以發展印尼的新能源和電池平台為目標。

 

許靖  中原大學碩專一     

在這場新南向商機,從呂鴻德教授帶入的投資環境分析,台灣在南向政策發展,從李登輝總統開始發展,至今已經快30年時間,在東南亞國家的人口中位數年輕的關係,勞動人口紅利充足,地理位置的優勢,吸引全球企業紛紛投資,帶動國家發展,東南亞國家已成為目前的世界工廠,現在的疫情和貿易戰的影響,產業的轉移,從全球化走向區域生產,台商在東南亞的投資在2021年首度超過中國。

再來是越南、印度、馬來西亞,三場的台商論壇非常寶貴的分享,在馬來西亞的跨文化-企業經營的部分,台商目前在當地是第五大外資,在中國、日本、新加坡、美國之後,我國和馬國雙邊貿易目前成長率接近30%,因馬來西亞的宗教結構,伊斯蘭教占了65%,在新南向政策投資以3C周邊產品、新型服務業、清真產品為主,其中在清真產品的部分,企業因應了當地宗教-伊斯蘭教,所產生的企業商機,因伊斯蘭國家不吃豬,因此所有產品中,均不含豬或從其提煉成分,必須經過清真機構認證才可販賣,在這項規定中,帶動了飲食、旅遊、生活育樂等產業發展,進行品牌、產品及服務的調整因應當地文化,是台商企業投資目前需要把握的部分,除此之外,在新能源的投資,是目前重要投資議題之一,減碳及再生能源的綠色產業是後續重要發展計畫,讓國家邁向低碳排,是後續企業的經營與商機。